「去金瓜石,你會玩什麼?」
「嗯……黃金博物館、不厭亭、再到九份看夜景吃芋圓?」
「來!兩天,帶你玩不一樣的金瓜石!」
跟著二姊的金瓜石漫步,就這樣出發了。
【山尖步道】
山尖步道,是公路還沒開通時,居民往來九份、金瓜石和水湳洞的山間小路。
當年,九份的民生物資、水湳洞來的漁獲,甚至每年迎媽祖的盛事,都靠著它串了起來;
金瓜石的耆老說到它,眼角帶笑,看來是想起不少開心的回憶吧!
▼現在的山尖步道已鋪上花崗岩,相當好走,是很舒服的散步小徑。
▼山尖步道很好找,一般遊客都可以自己來體驗。但跟著二姊走,可就有聽不完的故事!
▼步道兩旁的生態豐富,仔細觀察,常看到各種驚喜!
【祕密花園淘金X 水圳尾步道】
金瓜石曾是台灣金銀銅礦的重要產區,聽說現在九份溪裡,還有一定程度的含金量;有在地人帶路,怎麼能空手而回呢!
第一天,我們就嚷著要到秘密花園一趟,淘金去!
二姊帶著我們沿著小路鑽進鑽出;
一路上,經過了「三層橋」,最靠近溪谷的是一座石造小拱橋,因為位置低,大家過橋還得爬上爬下,乾脆在中層建了一座水泥橋。
最上層則是「給水走」的水圳橋,在日本殖民時期,負責把工業用水引到水湳洞,供選礦廠煉銅使用。
三座橋搭起溪谷的兩岸,也成為金瓜石的特殊景觀。
▼我們來訪時,三層橋正在修復中。
▼過了三層橋,很快就到了祕密花園啦!
二姊說,以前來玩時,只要拿個篩子或碗公,把溪裡的砂石放進去,
順時針或逆時針,不斷朝同一個方向旋轉,溪水自然就會把比重較小的砂石和泥土帶走,留下比較重的砂金沉在碗底喔!
▼在地耆老陳大哥親身示範淘金。
▼專業的。
▼不專業的。
日本殖民時期,在水湳洞建立了當時亞洲最大的選礦場,也就是現在的十三層遺址!
選礦場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支持,因此金瓜石地區發展出完整的水圳系統,把溪流裡的水引到選礦場去。
▼跟著水圳系統的遺跡蜿蜒探訪老金瓜石
▼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裡啦!當時為了讓水圳通過,把大石頭鑿開;只能讓一個人通過的寬度,博得「金瓜石摸乳巷」的稱號。
【六坑斜坡索道】
除了四通八達的水圳系統,昔日繁榮發展的礦業還為金瓜石留下好幾條運輸設施,
其中「六坑斜坡索道」就是當時用來運礦產的台車索道之一,也是金瓜石保存較完整的索道遺跡之一。
▼六坑斜坡索道通往選礦場遺址 ; 從上往下拍,像是要斜斜地衝入海裡。
【報時山】
二姊帶著我們一路漫步,用雙腳探索金瓜石起起伏伏的山形;
報時山是我們公認CP值超高的地方,木棧道相當好走,不用費太多力氣就能居高臨下欣賞山海美景。
【景明亭】
▼沿著公路蜿蜒而下,來到景明亭,一個風景明媚的地方。
【緩慢民宿午餐 X 下午茶】
正好是夏至這天,就算路上有不少樹蔭,我們還是流了一身汗,期待著鑽進涼爽的室內空間。
緩慢民宿有種魔力,推開門的瞬間,就好像卸下了什麼,整個人輕盈了,節奏卻慢了下來。
▼二姊帶我們來緩慢民宿午餐;聽說,金瓜石的懷舊故事,都被融入緩慢民宿的餐點裡了。
特製的 「礦工飯」有著灰灰的色澤,當年辛苦挖礦的工人,在坑道裡打開飯盒,煤灰落到米飯上,就是一樣的顏色。
▼下午茶是自助式的,Q彈的草仔粿、清涼的仙草、香脆的手工餅乾一字排開,讓我們隨意挑選,點心裡有滿滿的好滋味。
【南雅奇岩】
水湳洞的海岸邊,有個不能不去的美麗海岸 —— 南雅奇岩。
因為這裡的岩層軟硬層相間,加上東北季風長年帶來的強風巨浪不斷侵蝕,海岸線灣岬羅列,
漂亮的淺棕色岩石上,像水流一般的深色紋理,都是因為石頭裡的沉積物交錯排列形成的。
▼來到外拍聖地,不裝裝氣質就太對不起自己!
【鼻頭漁港 X 軟絲公園】
沿著濱海公路往東,我們在接近黃昏時來到鼻頭漁港和一旁的軟絲公園。
公園周遭,已經聚集了不少攤販和小餐車。買點小點心坐在海邊,欣賞水天一色,特別有味道。
▼沒錯!這就是軟絲!
▼到了海邊,玩水還是少不了的。
▼鼻頭角有一樣必吃的點心 —— 石花凍。
石花凍由一種生長在海底礁岩上的海藻 —— 石花菜製作而成;石花菜是種挑剔的藻類,只有在水質清澈、水流快速的海域才長得好。
每到夏日採收紅褐色的石花菜,經過反覆好幾次的白天曝曬、晚上泡水搓洗,才能熬煮出清涼好吃的石花凍!
【入住石頭屋】
今晚入住二姊的雲山水小築。行前就聽說,民宿是由傳統石頭屋改建而成,心裡期待極了!
以前,在地居民就地取材,用厚重的安山岩蓋起屋子,屋頂則用油毛氈塗上柏油,省錢又防水;
冬暖夏涼的石頭牆壁,加上黑壓壓的屋頂,形成金瓜石和九份特殊的聚落景觀。
現在的一個房間,是當初的一戶人家;
二姊很有巧思地把其中一排石頭屋的屋頂移掉,加蓋了一層樓中樓,二樓面向山海的落地窗前,成了發呆看山的好地方。
【雲山水風味餐】
結束一整天的跑跑跳跳,我們一進石頭屋就撲上床;
二姊一點也沒休息,鑽進廚房,變出一整桌香噴噴的風味餐。
▼不只超美味!連擺盤都讓人看了食指大動。
【林老師鋼琴咖啡屋】
夜裡的金瓜石有個好去處,林老師鋼琴咖啡屋。
點杯飲料,三五好友就能唱上整晚。而且伴奏的不是伴唱帶,是林老師現場演出喔!
▼林老師本人!只要哼幾個起音,厲害的林老師就會找到你的key,就算是沒聽過的歌,老師也可以現場視奏喔!
好玩的是,林老師養了條可愛的黃金獵犬,芳名「卡好」,
在我們準備唱歌時就鑽進老師的電子琴下待著,據說是常被專心高歌客人們踩腳踩怕了。
你問我要怎麼稱呼這一人一犬?嗯......就像你想的那樣囉!
【秘密峽谷】
第一天,拜訪秘密花園;第二天一早,二姐說帶我們到去「秘密峽谷」去,金瓜石的祕密景點還真不少。
▼無耳茶壺山登山口,秘密峽谷就藏在這附近。出發囉 ~
▼為什麼叫秘密峽谷呢?原因無他,就是由發現的人命名啦!
在地人廖大哥找到這個少有訪客的地方;山頭從海中綿延而上,形成了這個綠油油的峽谷。
站在這顆石頭上對著峽谷大喊,就會聽到清楚的回音傳來喔!
▼當然要輪流上去大吼大叫一番。
喊到燒聲了,別急著離開。秘密峽谷旁有座幾分鐘就能登頂的小山頭,一站上去,視野大開,藍天碧海美得讓人讚嘆。
▼這視野!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啊!
▼怎麼拍,都有哥就站在世界之巔的氣勢!只是拍完這張大家就直奔下山,以免在世界之巔中暑。
【不厭亭】
趁著天氣晴朗,我們沿著102縣道開往不厭亭。
路上遇見不少單車隊,看來是條讓人又愛又恨的路線;一路哀號爬升,卻有美不勝收的景色相伴。
▼不厭亭的確就只是個涼亭,但居高臨下看到的風景,非常美。
▼一路延伸的寂寞公路,不厭亭最佳角度來一張!
【樹梅坪】
沿著102縣道往回開,會經過路邊的樹梅坪觀景平台。
▼在這裡可以遠眺金瓜石和陰陽海,還能看到基隆嶼喔!
▼碰巧遇到麥導帶著MIT台灣誌拍攝團隊在金瓜石出外景,要讓大家更深入認識這個黃金山城。
【黃金瀑布】
黃金瀑布,大家來金瓜石必遊的景點之ㄧ。
因為採礦時金屬產生氧化作用,氧化後的礦物質沉澱在溪床上,形成顏色鮮明的瀑布景色。
【黑金剛大山 X 長仁社區休憩平台 X 黃金海岸】
在金瓜石的最後一個下午,到臨海的黑金剛大山和長仁社區欣賞風景。
▼從水湳洞看基隆山,像隻黑金剛,久而久之大家便叫他「黑金剛大山」。
你找到黑金剛的側臉和肩膀了嗎?
從這裡還能看見三條黑黑的廢煙道。以前,就靠著它們把煉銅所產生的毒氣向上引,排放到人煙稀少的地方。
▼爬上一串階梯,就能到長仁社區休憩平台欣賞美景。它是個視野絕佳的小小涼亭,可以把黑金剛、陰陽海和十三層遺址盡收眼底。
▼黃金海岸,其實就是大家口中的陰陽海,
因地質富含礦物,礦物氧化後流入淺灣,和弱鹼性的海水發生作用,形成一片金黃。
▼山城美館附近有個小平台,近得好像一跳就可以跳進黃金海岸。
「這裡很棒吧!」二姊斜靠在欄杆上:「下一趟什麼時候來?」
緊鑼密鼓的兩天一夜,品味不完金瓜石的美。還有好幾條步道老街、好幾個景點等著我們,
下一次,再沿著老金瓜石的痕跡,在山海美景裡享受呼吸。